但这些人的名声,都好过李佑太多太多了。
韦挺想了想,便拿他最是擅长的话题入手,探一探这李佑的底。
他坐定身子,捋须笑道:“齐王殿下该是知晓,去岁高老相公受陛下之托,修成了那部惊世骇俗的《氏族志》。不知殿下对这部宗族谱书,有何看法?”
这本《氏族志》,乃是尚书右仆射高士廉主理修订,他受李世民之托,联合了朝中诸多朝臣大儒,共同编纂此书。
而韦挺,正是其中出力最多的。
也正因此事,他才得了天子嘉奖,得了个“银青光禄大夫”的散官头衔。
这散官头衔,其实并不是实授官职,相当于后世的职称。
得了这一头衔,韦挺在朝中的地位,自是提升了不少。
也正因如此,他对于自己参与修订《氏族志》之事,很是荣耀。
今日便拿此事来考校李佑,也算是隐隐地显摆一二。
“《氏族志》?”
李佑一听到这书籍名称,便已皱起眉头来。
他低头沉吟着,迟迟没有再开口,似是满心纠结。
见到这般情形,韦挺暗暗叹息,原来这李佑,压根没听过这部书籍。
他一方面为自己的努力未得人欣赏而惋惜,另一方面又暗暗感叹,这李佑在才学方面,果真是毫无建树。
《氏族志》的成功编纂,可是去年朝堂里最热闹的事了。
这种当朝大事,他堂堂皇子都不知晓……
这未免太荒唐了些。
正当韦挺心中暗叹之时,李佑却又抬起头来,缓缓开口。
“说起这《氏族志》,本王倒是知晓的……”
李佑的神情恢复了淡然,再没有先前的迟滞犹豫。
“哦?”
自己的著作有人赏识,韦挺心中立时激动起来:“还望齐王能谈一谈这部书籍!”
韦挺的激动,已被李佑尽收眼底。
李佑心中偷笑,暗道自己先前太过小心。
方才韦挺突然发问,提及《氏族志》时,李佑本是不愿解答的。
他对贞观历史并不陌生,自然听过这本《氏族志》,也知晓这本书的意义所在。
这本《氏族志》,本是李世民提议修编,其目的是遏制世家大族。
大唐初年,门阀世族掌控权势,在朝堂机要部门,及各地方州县里,享有极高的地位。
其中最负盛名的,便是那“崔、李、王、郑、卢”这“五姓七望”。